白点病是什么病状?
白点病又名小瓜虫病、豆腐渣病、积粉病、钻石病等,几乎可侵害所有淡水鱼类,主要危害5cm以下的夏花,常引起幼鱼大量死亡。
该病是由一类寄生虫—鳃隐鞭虫和口隐鞭虫寄生在鱼的皮肤或鳃上而引起的,寄生处充血发炎,生成白点状的胞囊覆盖在鱼体表面,病鱼常在水面或塘边游来游去急促不安,并猛烈摩擦其身体。
轻度感染时,病鱼的摄食、生长会受到严重影响,鱼色灰黑且消瘦,在水面上长时间呆滞,游动无力,呼吸急促。重者2~5天即死亡(水温25~28℃),死前身体失去平衡,腹部膨胀。此病在水温15~25℃时最易发生和流行,常因池水中有该虫的携带者(一般为野杂鱼)而引起,当水流中有此携带者时,该病也可随水流进入池中并传染给所养鱼。
防治方法:在池塘清塘消毒时,必须严格操作,池水要漫过淤泥20cm以上,保持足够的时间。经常保持良好的水质,清除池中的水草,减少该虫的寄生栖息场所。该病流行季节最好用聚乙烯薄膜注排水,防止水流带入该虫的携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