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为什么烦躁?
一、环境因素 二、食物因素 三、疾病因素 四、异常行为 1. 咬尾巴,咬脚 2. 扒拉毛
1. 啃咬东西(咬电线、咬木头) 2. 无目的奔跑转圈 3. 舔自己(大量口水) 4. 趴着(四肢无力) 5. 走路摇摆(精神不振) 6. 不吃东西! 7. 大便干结
8. 小便呈红色 9. 流眼泪(眼睛发炎) 10. 打喷嚏、咳嗽 五、怀孕与生产 六、日常护理
七、疾病治疗 八、保健处方 一、环境因素 二、食物因素 二、疾病因素 四、异常行为 五、怀孕与生产 六、日常护理 三、疾病治疗 四、保健处方 二、食物因素
1、笼子过小
我们常见的兔子笼,都是采用铁丝或者是竹子等材质制作而成的,由于兔子是不善于长期被关起来的动物,所以时间长了之后,就会有一种烦躁感。
另外,如果笼子的面积过小,空间不大的话,那么也会容易诱发兔子烦躁,因此我们在选择兔子笼时,面积最好是比兔子体型大2倍,高度也要达到40公分。
2、天气骤变
在冬天和春天,这两个时间段,天气特别的冷,尤其是北方,温差和风速都是非常大的,如果将兔子笼子,一直放置在室外,那么就很容易刺激到神经,容易导致烦躁。
所以建议有养兔子的朋友,一定要选择一个比较合适的空间,既不能被太阳直射,也不能一直吹大风,更不能受到冻害,尤其在冬天,一定要放在室内比较暖和而且通风的环境。
3、饲料缺少
我们平常喂养兔子的饲料,有谷物类、青菜类、牧草类等,而有的养户由于工作忙,没有时间去喂养,所以长时间忘记喂养,这样也会容易导致兔子烦躁,甚至会影响到生长发育,严重的还会影响正常生长繁殖。
因此建议养兔子的人,可以将饲料放在固定的位置,这样兔子知道在哪有吃的,就不会特别的上火,另外建议每天喂养2-3次为宜,如果实在没有时间的话,可以设置自动饲料槽,这样兔子就不会缺少饲料,从而也能够减少烦躁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