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犬疫苗间隔多久失效?
关于疫苗,常见的狗有两大传染病,犬瘟热和病毒性肠炎(细小病毒病),这些通过疫苗接种是可以有效防范的。 给狗狗接种犬瘟热疫苗后,一般4个月以后才能基本产生抵抗犬瘟热的抗体;注射狂犬疫苗7天左右才能产生抗狂犬病抗体。无论是预防犬瘟热还是防狂犬病都要按疗程接种三次疫苗,并分别在接种的最后一次疫苗后15天、20天和30天分别检验血清,观察是否产生足够保护力的抗体,这是判断疫苗效果的指标之一,也是决定下一次疫苗接种时间的关键。
如果两次疫苗的接种时间不足30天,而检测结果又无显著阳性反应时,则应视为疫苗接种失败,需补种疫苗;如接种后超过60天,而检测抗体呈阴性,也应视为疫苗接种失败,需要及时补打疫苗。但即使接种疫苗成功后,也不代表绝对安全,尤其是初次免疫的疫苗,最好每年加强免疫(复壮)一次。 需要注意的是,接种疫苗后2周内不能给小狗洗澡,以防感染。对于已经感染病毒的狗狗,要及时治疗,一般都能痊愈,但对犬瘟热感染后的免疫力缺乏研究资料,因此对再次感染的预防尚无良策,一旦患犬瘟热后必须终身隔离。
间隔过长病毒入侵
就比如说:第一针打了,第二针因为某些原因拖了30多天才打第二针,那这第二针就从头开始打起。因为过了这么长时间,第一针产生的抗体已经无法识别病毒了。
这个时间间隔多久呢?兽医圈通常认为间隔时间最长21天。所以打完第一针过了21天再打第二针的,你得知道,第二针相当于重新打第一针。所以很多兽医给狗主人预约第二针、第三针的日期时,会把日期安排在20天内。
打疫苗最好全程接种
幼犬期间,需要连续接种三次,每次间隔21天,直到狗狗8月龄。之后每年加强一针。接种狂犬病疫苗的频率,法律要求是每一年一次。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猫、狗可以一年接种两次狂犬病疫苗。
为什么幼犬需要接种三次,甚至三次以上呢?原因包括:
干扰抗体(mata antibody)的影响,犬猫出生之后,获得的母源性抗体也是抗微生物病原体的抗体之干扰抗体,而不是狂犬病抗体;
幼年犬猫的免疫系统尚不发育完善,对疫苗的应答反应能力较差,到8周龄时,才具备对疫苗产生良好应答的能力(但母源抗体的干扰在此时仍可能存在);
如果犬猫处在应激状态下,例如绝育手术之后,对疫苗的应答能力降低,如果第一次接种之后(通常在8周龄进行),间隔21天,狗狗将进行绝育,那么建议在绝育手术之后,再间隔3周,开始进行狂犬病疫苗的接种,之后,按照正常的免疫程序和免疫间隔进行接种,直至完成全程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