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全身有多处肿化脓?
看皮肤病是很多宠物医生最为头疼的问题,很多时候即使尽心尽力治疗,也会由于病因诊断不全、用药不规范而导致疾病反复发作甚至恶化,给宠物和宠物主人都造成非常大的痛苦。
最近收治了一个年约18岁白色西施犬,病犬右侧胸部有个大包块,表面破溃流液,恶臭难闻;左侧腋下、腹部、大腿内侧、背部和尾根也有多处小面积的破溃流液。经过详细的体格检查,发现病犬皮下多处肿胀,触诊有波动和疼痛,腹股沟淋巴结和右侧腋下淋巴结肿大,但未超过2级;并且由于病程长、多次治疗,有不同程度的皮肤色素沉着和毛发退色。
综合考虑到该犬老龄、有多部位对称性病变、肿胀有波动并且破溃流液、皮毛颜色改变、局部淋巴结肿大以及有治疗史这些信息,首先怀疑该犬可能患有细菌性脓皮症、真菌性脓皮症、血管神经性水肿、伴发皮炎的传染性软疣以及皮肤组织肿瘤等疾病。
因此,初步的治疗方案是:进行血常规和生化检查,皮损处清洗消毒、外涂碘酊和抗生素软膏,皮下注射长效抗生素抑制细菌繁殖,口服抗真菌药(伊曲康唑)和泼尼松降低免疫反应。
一周后复诊,发现皮损无好转,左侧腹部溃疡面增大并且坏死,其他溃疡面没有扩大的趋势,但是皮肤肿胀依旧有波动感并且增加。分析第一次治疗后病情变化,可以排除皮肤组织恶性肿瘤(皮肤纤维肉瘤等高度恶性的肿瘤生长非常迅速),更支持血管神经性水肿、伴发皮炎的传染性软疣等疾病。由于皮损处有剧烈的炎症反应,而初步的治疗中抗生素的使用不够强力,因此考虑全身和局部加强使用广谱强效的抗生素杀灭病原微生物、降低炎症反应,同时加强皮损的处理,而泼尼松有促进细菌繁殖的作用并且可能诱发真菌感染,因此停用泼尼松。
第二次治疗的方案是:皮损处严格消毒、碘酊和抗生素软膏外涂,皮下注射长效抗生素,口服广谱强效抗生素、抗真菌药和维生素C,静脉滴注葡萄糖、维生素C和地塞米松降低机体的过敏反应。治疗一周后再复查时发现皮损已完全停止扩大,基本结痂完毕,皮下肿胀消失,皮毛的色素沉着和退色现象开始逆转和恢复,分析该犬的病因,可以基本排除皮肤神经血管性水肿、伴发皮炎的传染性软疣以及真菌性脓皮症,而非常支持细菌性脓皮症这一诊断。之后的治疗中停用抗真菌药,继续注射长效抗生素,口服广谱抗生素和维生素C,维持一周静脉输液。两周后回访,除部分皮肤毛发颜色尚未恢复正常、个别继发皮炎的皮肤处有小面积结痂外,其他完全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