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怎么会得腹水的?
其实只要是温血动物,都有可能出现腹水的情况,鱼也不例外。大部分的鱼腹水主要是由于脏腑器官病变引起,如:鱼类肝功能受损、肾脏病变、肠炎、腹膜炎症等等问题都可能导致腹水的发生。
1、肝功能受损。肝脏是鱼体内重要的代谢器官,同时也是解毒器官,而营养成分的合成、分泌及储存也需要肝脏来完成。大部分的营养成分都是通过肝脏代谢后,经血液被运输到各组织器官中发挥生理功能,如果肝脏的功能下降了,那么大部分的代谢工作都无法正常开展。举个简单的例子,肝脏出现问题后,可能无法继续合成白蛋白,而白蛋白主要的生理作用是维持血浆正常渗透压。如果白蛋白含量降低,血浆渗透压下降,则会导致更多的水分进入组织器官和体腔内,而当腹腔内积攒的渗出液过多超过淋巴系统收集和排除能力时,临床上就会出现腹水。通常这种情况,病鱼出现的不是单一病症,我们可能会发现病鱼出现肝肿大、肝萎缩等情况,同时也会伴随黄疸问题。
2、肾脏病变。主要出现肾肿大、肾出血等病症。通常这种情况,可能会影响到肾小球的正常生理功能,鱼体可能会出现蛋白尿的症状,而此时可能会影响到肠道上皮细胞对蛋白质的吸收,整体的蛋白含量下降,那么正常的生理代谢也会受到影响。同时,如果肾脏功能衰竭,大部分的代谢产物和异物均无法被及时排除体外,可能对身体其他器官产生严重损害,而此时也会出现腹水。
3、传染性疾病导致的腹膜炎、肠炎等也会导致腹水,这种问题出现时腹水通常为黄色。如果是由细菌性疾病造成的腹水,可选用国标渔药治疗。如果是病毒性疾病造成的腹水,则需要进一步判断腹水的成分,如果是渗出液,可用血虫净+菌毒净拌料,同时泼洒康贝源消毒水体,并开增氧机,增加水体的通透性,一般喂料3-5天后腹水现象会得到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