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犬差一针可以不打吗?
首先需要知道,为什么要给狗狗打疫苗。疫苗是用抗原微生物本身或是其产物为成分所制备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预防生物制品。抗原微生物可通过人工培养或从自然界获得,在经过一系列的减毒、灭活或分离出亚单位(抗原)处理后所获得的产物。注射该疫苗,能够让狗狗体内的淋巴细胞认识这些抗原物质,并针对性的产生对应抗体,中和掉病毒使其失去的感染细胞的能力,从而保护狗狗不感染此类疾病。
其次,需要知道一个名词叫群体免疫,即当群体70~80%成员带有对疾病的免疫力,则此疾病便在该群体中无法进行传播。这个名词在社会新闻中常常报道,“某某疾病被消灭/根除”便是在人类群体中产生了该疾病群体免疫的现象。
而幼犬一般30日龄起便可以完成首针免疫,每个月一针,连打三针。之所以需要打三针,除去抗原物质需要一定时间让免疫细胞识别以及产生抗体,期间还需要间隔足够的时间让抗体产生具有保护效力的浓度等原因,最主要的是为了阻断母源抗体的干扰。母源抗体由母犬产奶产生,进入幼犬体内后可对一些传染性疾病起到保护作用,但是母源抗体会在幼犬体内阻碍疫苗所产生的抗体产生。这种关系决定了没有办法确切知道母源抗体何时消失,如果只打两次,则有可能第一次打的抗体还维持在保护浓度以内,母源抗体没有达到100%中和,因此疫苗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但是不能达到100%预防的效果。第二次打,母源抗体浓度升高,干扰了第二次疫苗抗体的产生,因此在真正接触到该疫苗预防的传染性疾病时,还是有可能发病。打三针的目的便是为了大概率的避开了母源抗体的影响,让疫苗产生足够的具有保护效力的中和抗体。
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请按照医生建议完成全部免疫程序,以确保免疫产生的抗体可以足够起到保护效力并有足够广谱的保护类别。目前常见的是八联苗,保护呼吸系统的三大类病毒性疾病以及多种肠道类病毒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