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狗咬就一定得狂犬病吗?

叶达云叶达云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被狗咬伤、抓伤后,人们都会很紧张、恐慌,认为会得狂犬病。“这种恐慌情绪几乎是人类所固有,特别是在遭到意外遭遇,如受到狂犬病病毒感染,有严重的伤口,特别是被狂犬咬伤后,人们的恐惧心理更加严重。”解放军总医院皮肤科主任柴智勇说。

而事实上仅被狂犬咬伤、抓伤,而未有效处理,不是一定会得狂犬病。柴智勇介绍,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被狂犬或病猫咬伤、抓伤,在咬伤、抓伤时,狂犬病病毒会通过伤口侵人人体。病毒会沿着神经纤维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狂犬病毒感染。

狂犬病潜伏期长短不一,一般为半个月至三个月,少数人可长达8年以上。潜伏期短者,开始症状不典型,可表现为倦怠、不适、牙痛、味觉异常、恶心、厌食、头痛、胸闷、胸痛、皮痒、胸闷、颈部和四肢肌肉疼痛、发烧、坐立不安等症状。一般发病后10天左右就会出现麻痹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抽风、瘫痪等症状。潜伏期长者,症状仅有低热、头痛、身体状况改良,很快忘记狂犬疾病。

柴智勇说,狂犬病毒是嗜神经病毒,凡是感染病毒的神经,均有发生狂犬病人病理改变。但并非所有狂犬病人都有症状,狂犬病的症状取决于狂犬病毒入侵部位的神经中枢部位,如病毒直接侵入脑部脊髓,则可能会立刻出现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包括瘫痪和肢体抽搐;如果侵入运动神经,则可能会表现出牙疼、腿疼等症状;如果侵入感觉神经,则可能表现为耳朵痛、发痒等。

怎样预防狂犬病毒?

我国对狂犬病防治实行预防控制。

早发现、早治疗、及时救治是关键。根据疫情预测和临床资料,及早进行预防接种,可明显降低发病率。

管理传染源:

(1)野犬、流浪犬要及时抓捕,及时鉴定,及时无害化处理,对残疾、病弱流浪犬要施以人道主义处罚,尽快灭疫。

(2)对饲养犬登记备案,定期考核检查,防止狂犬病毒传染,对动物养殖场和兽药店要严格管理,防止传播疫源。

切断传播途径:切断狂犬病毒的传播途径,除接种预防狂犬病疫苗外,最重要的是让犬类不得狂犬病毒,做到:

(1)对犬类要进行正规的免疫接种,严防传播。

(2)处理伤口、注射疫苗、用药应就近“就医”,避免长途跋涉,节约时间,避免延误诊治。

(3)对可疑犬及病犬要全面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可弃犬于废穴或放养于野外,防止狂犬病毒扩散传播。

(4)加强卫生宣传教育,使人们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减少不必要的感染,避免造成对健康的危害。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