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哪种狗不具有攻击性?
没有绝对不攻击性的犬,只有对特定事物没有攻击性的犬。 先说结论再论证: 没有绝对不攻击性的犬; 养哪种狗具有或不具有攻击性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1、品种;
2、个体差异;
3、家庭饲养方式;
4、环境适应状况。 下面分别讨论各因素的重要性:
一、品种 从人类学的角度看,人是有属性和表型两个层次的,前者指个体所具有的遗传属性(genetic traits),后者指表形的不同(physical features)。
在哺乳动物中也是一样的道理,每个哺乳动物的基因决定了它在某个物种中的性状表现(属于该物种的特征),而环境等因素影响这些基因的表达(形成各个具体形态的生物)。所以从遗传学角度来说,同一种哺乳动物在不同的环境和年龄时表现出来的属性可能是不同的。 也就是说,同一个物种的人因为生活环境不同可能表现出迥异的性格;同样,同一品种的犬因为血统、遗传的原因,也会有个体性格上的差异。 比如我们常见的拉布拉多猎犬,有标准型、雄性激素旺盛的刚硬型和雌性激素旺盛的温和型,不同类型的拉布拉多,其性格是不一样的——虽然它们都是一样的“友善”和“聪明”! 这三种类型都属于拉布拉多猎犬这个品种,但由于它们的生殖器官(前列腺)含有的雄性激素浓度不同,导致了它们在外形上有些许差别,更是带来了行为性格上的差异。
二、个体差异 同样是一个品种,同样的成长经历,不同的个体间还是有差异的,就像世界上不会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也不会有性格完全一致的两个人。即使是一胎出生的狗狗,由于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的影响,也会带来性格上的差异。这种差异可能会带来攻击性的区别。 比如同样是刚硬的雄性拉布拉多,可能有天生性格就外向爱玩的,就有可能对同类或其他动物带有攻击性;也有天生内向谨慎的,就不那么具备攻击性。
三、家庭饲养方式 如果说上面的两种因素是先天带来的,那接下来的因素就是后天养成的了。 狗狗的攻击性还受到它的生活体验影响,特别是幼年时期的饲养管理。如果幼犬时期得到充分的爱和关注,长大后一般不会对同类或其他动物带有强烈的攻击性。而那些从小被忽视或被虐待的狗,往往会通过咬人来获得主人的关注和爱护。 所以如果你担心狗狗的攻击性,不妨回忆一下它的童年……
四、环境适应状况 最后一项影响攻击性的因素就是环境了,具体包括社会信息和行为信息两个方面。 首先来说社交信息,比如一只独居的狗,长期见不到外人,突然有一天来了个陌生的访客,它可能会通过吠叫和扑倒的方式来表示警告或拒绝;而一只经常与人玩耍的狗,见到陌生人可能只是摇摇尾巴而已。
其次来说行为信息,前面说了,幼犬时期的饲养方式会影响狗的攻击性,还包括你对待狗狗的方式,比如当你用严厉的态度呵斥它,它可能会记住“不许咬人”;但如果你放任自流不管不问,它可能就忘记了“不许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