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鱼需要什么水质?
新手养鱼先学养水,这里所说的“水”并不仅仅指鱼缸里的“清水”,而是泛指正统意义上的“水域环境”。 什么是正统的意义上的水域环境呢——这个概念包含了“水深”、“水质”和“水量”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所谓“深水”是指水中溶氧量充足,鱼类可以在较深的水体中自由生存;而“浅水”则意味着缺氧,鱼类可以生存的深浅是有限的。
对于绝大多数淡水鱼类来说,它们所能适应的“水位深度”通常在0.2~1米之间,少数特例除外(比如南美科奥尼湖的中型慈鲷)。在这个范围之外,不管是“水深”还是“水浅”都不利于鱼的正常生存。
“水量大”和“水质好”是两个相对的概念。一般情况下我们谈到“水量”时指的是“换水量”或者“滤水量”——也就是说通过添加入新水的方式为鱼缸注入新的活力,这相当于给鱼缸“打氧气”。而“水质”则是另一个范畴的内容了——“好水质”意味着溶氧充足、酸碱度合适且稳定、含盐量低,同时各种营养物质含量适当,并且不含有毒物质。
要实现上述这些指标当然是很难的,因为我们不可能凭空创造出适合鱼儿生存的环境。在养鱼实践中我们只能尽量去接近理想状态,也就是不断调整鱼缸中的各项数值,使之逐渐靠拢我们所期望达到的标准。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培养“好水质”的过程! 所以总结起来说,想要培育出优质的水质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我们要保证水中溶解足够的氧气,这对于所有植物和动物来说都是最重要的生存条件之一。如果水里缺乏溶解氧,鱼儿就会浮到水面呼吸,这时你发现鱼儿总是在水里“蹦迪”,这种情况就是缺氧的典型特征。如果你仔细观察,可能会发现水中有白色絮状物飘荡,那是水中的微生物因为缺氧而大量繁殖,产生的微生物絮凝物。要解决缺氧问题我们通常添加外源氧气即可,方法是打开气泵或水泵,增加溶氧泵的数量。
第二,我们还需要注意控制水的硬度,因为硬度过高会伤害鱼儿的鳃部,使其无法正常呼吸从而窒息死亡。软水和硬水并没有绝对的孰优孰劣,只要经过长期试水,确定对鱼儿没有害处后才可以正式引入鱼缸。水的硬度通常用pH值来表示,我们常说的软水就是指pH值低的软化水,而硬水则是指pH值高的水。不过这里需要特别提醒一下:有些观赏鱼的适宜生长温度并不是一个固定值,比如热带鱼在冬季就需要调低水温来适应。对于这样的物种来说,软水和硬水产品其实没太大区别。
第三,为了保证水体营养元素的均衡,我们需要投加营养剂或者直接使用天然饲料。如果是以自然食物为主的美式饲养法就不用太担心营养元素的问题,因为自然界中的食物都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多种营养的复合体。而对于以合成颗粒饲料为主的亚克力饲养法来说,由于缺乏自然食物中所含有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我们就需要特别注重营养剂的补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