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为什么不用喝水?
这就要说说兔子的生理特征了。 首先,人和灵长类动物属于恒温动物,也就是说我们人体温度是相对稳定在一个范围内的(36.5-37℃)。而低等哺乳动物比如老鼠、狗或者鲸之类的动物属于变温动物,它们的体温会随着外界环境改变而改变。兔子在凉爽的早晨和黄昏,或者是寒冷的季节,体温会下降到35℃甚至以下,而在炎热的中午又会升高到39℃左右。
那么问题是出在这变温上。因为变温会导致机体代谢速度随着体温变化而变化。如果兔子的温度高一点,机体代谢就会快一些,需要的水分会多一些。同理,当兔子处于凉爽的环境温度下时,机体代谢缓慢,身体不需要那么多的水。 所以问题就来了。由于兔子体内代谢速度快慢取决于温度高低,它自身是无法控制体内水分含量的多少的。只能根据外部环境改变自行调节体液浓度——也就是通过排尿来调节。
当然,不喝水不代表兔子不“喝”水。兔子吃进的草料和水要在胃里混合后变成糊状食物团,这样才便于兔兔吞咽和消化。混合后的食物团通过消化道进入肠壁毛细血管,被吸收入血液带到各处组织去供给细胞利用。在这个过程中,水会在毛细血管中被循环利用,而不会随尿液一起排出体外。这就是为什么新鲜的兔粪没有尿的味道而干粪却有很强的氨气味道了。 至于不喝水导致肾脏衰竭而亡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兔子有完善的肾小球滤过率和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即使几天不喝水也能排出身体多余的钠离子、钾离子、氯离子以及乳酸等废物。而且上述功能对于哺乳动物来说是非常好的遗传性功能,不存在不喝水就会肾脏衰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