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怎么驱身上的虫?
狗狗身上寄生虫分为体内寄生虫和体外寄生虫,分别有不同的驱虫药。 常见体内寄生虫包括蛔目、绦目的幼虫(寄生虫的幼虫期多可在中间宿主消化道内发育成较大的成虫),球虫等;而体外寄生虫主要指虱子、蜱及螨虫等。 一般来说,幼犬较容易感染体内寄生虫,由于动物体的免疫程序不同,成犬寄生虫感染情况较为轻微。但无论是幼犬还是成犬,一旦感染寄生虫,都会影响生长发育,造成营养不良。如果虫体大量聚集在消化道里,还可发生胃肠堵塞,危及生命。主人也会因此遭受皮肤瘙痒、皮肤炎症等困扰。
要杀灭胃肠道里的寄生虫,可喂服一些含杀虫剂的药品,例如阿苯达唑等。但要注意根据狗狗的体重来决定药物用量,同时严禁在孕期给母犬服用此类药物。 如果要杀灭体表寄生虫,如虱子、跳蚤,可直接购买杀虫剂,按照说明书涂擦或是喷洒在狗狗的全身各个部位。注意不要让杀虫剂接触到眼睛里。 如果狗狗不愿意洗澡,可以用毛巾蘸取肥皂水清洗狗狗的被毛,并仔细擦拭身体各部位,尤其是脚趾缝间要特别注意清洗干净。
还可以定期给狗狗口服抗生素类药物,进行预防。 在治疗的同时,还应做好环境消毒,以防寄生虫再次滋生。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用药物直接杀灭寄生虫,还是通过加强营养、调节肠道菌群等方式来防治寄生虫,都应注意给狗狗供给充足的饮水,避免发生脱水。
狗狗体内寄生虫的预防:
狗狗最容易感染的体内寄生虫有:蛔虫、钩虫、滴虫、绦虫、球虫等。一般情况下,当狗狗感染蛔虫、滴虫、绦虫较轻微时,并不会出现任何病症,主人很难发现,当病情发展严重时会出现消瘦、腹泻、呕吐等症状,甚至发生肠梗阻、肠套叠、脑部寄生等严重疾病。严重感染钩虫时,寄生在肠道中的钩虫会吸取大量血液而且钩虫特有的分泌物会破坏狗狗正常的凝血机制,从而引起进行性的慢性出血性贫血。
预防建议:
从幼年开始,每月驱一次蛔虫,每三个月驱一次滴虫和绦虫。成年后,可每三个月驱一次虫,如果有条件的可以使用宠物商店中说明中注明对多种体内寄生虫有效的广谱驱虫药。
如果使用的是含有芬苯达唑等成分的化药制剂,因为通常一周内只能使用一次,所以主人应该在预定下一次驱虫日后的第二天驱虫。在预防驱虫的同时还应根据狗狗的年龄和身体状况使用促进体内寄生虫排出的药物,以加强预防效果。
体内寄生虫的检查与治疗:
当发现狗狗有拉稀、便血、消瘦、贫血、顽固性皮肤病等症状的时候,主人应带狗狗到医院进行粪便常规检查,确诊后使用处方药进行治疗,因为体内寄生虫种类较多,而且不同的寄生虫对不同成分的药物敏感性各有差异,需要根据诊断结果使用不同的处方药物进行针对性治疗,所以不建议主人自行购买宠物店中的预防药给患有寄生虫病的狗狗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