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长在什么动物身上?
这个就有点麻烦了,我尽量详细的讲一下。 首先,我们研究的是人类感染的真菌。为了便于研究,我们一般先从人体获得样品,然后分离出真菌。当然,有些实验操作是必需的,如接种到新的培养基中,使其大量繁殖,以便于后面的实验。 在实验室内,我们通常用组织块(一般是人的皮肤)接种到PDA培养基上,让其生长2-3天,之后通过观察记录形态并拍照;另外还可用针头刺破皮肤,直接穿刺培养。 除了组织块和穿刺培养外,还有另一种方法可以从中获得足量的真菌,那就是从人体的头皮部位采集发根部的新鲜毛发(注意不要碰到头皮),然后用含有抗生素的溶液清洗头发,除去皮脂垢及灰尘等,再用剃刀、剪刀等工具齐根剪下所有头发,保留约1cm长的发根。将发根放在无菌试管中,加入生理盐水,用力摇晃,使真菌充分浸透,再按上述进行培养。 因为真菌喜欢偏酸的环境,所以需要用pH计调整培养基的酸碱度。一般情况下,我们培养的真菌需要3天左右发育成熟,7天左右开始孢子形成。当菌膜厚达5mm左右时,就可以用灭菌刀片将其划开,取下中间部分制成孢子沉淀液备用。用血球计数板可以粗略地算出真菌的数量,再进一步计算出每毫升培养基中真菌孢子的数量。 如果想要了解真菌在动物体内的分布情况,则需借助动物解剖学知识。一般来说,体内真菌感染的主要部位有皮肤、黏膜、消化道、肺、大脑等。要详细了解某一特殊真菌在动物体中的分布状况,则需要结合该真菌的形态结构和生活史来进行分析。
对于体内寄生的真菌,由于难以从其子代中分离得到足够的标本做进一步研究,所以研究它们的遗传变异情况和毒力强度等方面都比较困难。 目前,我们主要的研究方向在于土壤微生物。土壤作为一个巨大的天然库,其中蕴含了种类丰富且数量庞大的微生物资源。深入了解土壤微生态平衡有着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