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鱼身上很多白点?

关忻关忻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白点在鱼体表皮下的粘液中,所以摸上去感觉很粗糙,像砂纸一样。这种情况就是水霉病,或者称霉皮病。是由于水中的真菌大量繁殖导致的鱼体表感染。这种菌属于条件细菌,平时并不致害,当鱼身体抵抗力下降的时候(如患病、缺氧等)就会大量繁殖并导致感染。

如果鱼只是少量分布一点白色点状物,可以用盐水(浓度大约7-10%)浸泡15分钟左右;或用低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30分钟也有一定效果。如果白点比较密集,可用棉签蘸取少许植物油涂抹在鱼体表上,注意不要让药物进入眼睛和嘴巴。

如果以上方法不能消除,那么就要使用药物了。常用的治疗药物有食盐、高锰酸钾、孔雀石绿以及甲基蓝等,这些药品的使用方法和用量可参照上面所说的“预防”一栏。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用药后症状得到马上缓解,但过一段时间后又复发,则说明原养鱼水中带菌量很大,需要继续用药直至完全治愈。还要及时更换新水,防止复发。

除了以上方法以外,还可以采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也可收到不错的效果。 当然最经济有效的方法还是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鱼的抗病能力。 下面介绍的是预防水霉病的措施,只要做到这些,一般都可以有效预防水霉病的发生。

①每周定期更换鱼缸内三分之一的新水,这样既能保持水质的稳定,也能有效地杀死水中的致病菌。

②每次换水后,往鱼缸内投药,可有效控制细菌数量,从而保证鱼儿健康。

③每天按时定量投喂饵料,避免投喂过量引起消化不良而患肠胃炎,同时减少水体中的粪便,维持良好水质。

④注意保持鱼缸的通风透气,特别是夏天高温季节,应及时打开窗户或增氧机,增加水中的溶氧含量,降低亚硝酸盐的含量,抑制有害细菌的繁殖。

董璇涛董璇涛优质答主

鹦鹉鱼的白点病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疾病。当患有白点病的鹦鹉鱼时,主要表现为在鱼体的表皮和鳃上,出现许多小白点,形状类似直径为1毫米左右的结晶状物。鱼体各个部位的皮肤、鳍条、口腔和眼角内也常见到。得了白点病的鹦鹉鱼不爱活动,常静止地伏于水底,有时卧于泥沙中,或在池角、水面呈痉挛状挣扎。当白点扩散到鱼的脑神经和血液时,病鱼即进入瘫痪昏迷状态而迅速死亡。

水中漂浮的纤细小虫是引发白点病的主要病原体

该病原体,寄生在病鱼表皮和鳃的上皮组织内,身体嵌入上皮中,前面伸出的两对鞭毛,不停地摆动。纤细小虫在适宜条件下约20天左右完成生活史。主要通过病鱼或带有虫体的水、钩、网等用具进行传播,一般在水温18~25℃时流行,尤其在22~24℃发病率最高。水温25℃以上虫体就会大量死亡。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