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动物身上有弓形?
“弓形虫”,学名:Toxoplasma gondii. 原核细胞寄生虫,具有复杂的生活史,需要两个宿主(中间宿主和终宿主)才能完成生活周期。 “弓形虫”的形态变化多样,主要取决于它所处发育阶段的细胞环境和所发挥的功能。当它以食物形式进入人体后,会先在消化道内被消化液分解,然后借助细胞的吸收作用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并扩散至全身各个器官组织。 当“弓形虫”进入到细胞内部后,它会脱去外面膜状的外壳,变成裸发的胚胎样形式,此时它称为“致敏型”或“有囊体”阶段(tachyzoite with vesicle stage),用缩写TVZ表示。
这个阶段可以产生新的子代个体,也可以发生感染。之后,在细胞内“弓形虫”通过自我复制增殖为“致萌发型”(tachyzoite embryonate stage),简写成TE。这个阶段仍然可以继续繁殖,但多数情况下,它已经可以突破细胞膜,从细胞内释放出来,进入邻近的细胞中。 在整个细胞内,“弓形虫”主要分布在细胞质的线粒体、细胞膜和核膜等结构附近。因为这三个部位都有合成蛋白的作用,而“弓形虫”也需要合成自己的物质进行生长和繁殖。线粒体还是产生能量的细胞器,因此“弓形虫”也需要利用这个能量供应系统来完成自己的生命活动。
至于为什么“弓形虫”要专门选择神经细胞来侵入,原因可能在于:①人体神经系统相对其它组织来说,消耗的能量较少,因而生成的蛋白也相对较少的多;②神经系统对有毒物质的敏感性较低,即使“弓形虫”产生的毒物,也不容易对人体造成明显损害;③神经系统分布的血管比较少,不易被血液带进来的病原体所感染;④神经细胞一般都不进行分裂增殖,以保持细胞的稳定性,这样能避免体内病毒的数量急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