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身上的虫子怎么得来?
宠物身上出现的寄生虫,大部分都是外界随泥土、沙子进入宠物体内,或者在外出游玩时,由花草树木、地面灰尘等沾染在身体上,然后回到家中沾染到家具、地板等地方。 有些寄生虫是随着宠物粪便排出体外,如果这时没有做好日常的清洁工作,那么就会有可能感染家里的人。
另外,现在城市养宠大部分都出现了寄生虫的抗药性,而农村散养的则容易从外界直接获取食物,导致寄生虫增多且抗药性强。 因此日常要注意卫生,及时清理狗狗的粪便,对环境进行定期杀虫;给猫猫清理眼部分泌物,检查耳道有没有耳螨;给狗狗修剪指甲,定期洗澡,检查皮肤有无虱子、跳蚤之类的体外寄生虫。
对于已经发现的寄生虫,可以使用专用驱虫药剂进行治疗。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驱虫剂前,要确认虫体属于哪类寄生虫,再选用对应的药物,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杀灭效果。
1、卫生原因
饲养环境肮脏、阴暗、潮湿,长期不清理,或者携带异味的气味,为跳蚤、绦虫、壁虱等寄生虫提供理想生存的环境,寄生虫会趁机骚扰的狗狗身上,而当宠物狗吃生肉或被毛、皮肤接触到患病宠物的排泄物时也极易感染寄生虫病。此外,喂养生肉也是导致狗狗体内寄生虫的主要来源,很多寄生虫和线虫的虫卵都可以在生肉中存活,有些通过加热也不能完全杀死,当狗狗摄入生肉后,很容易出现拉血便的情况,这些都是因为体内存在寄生虫的症状。
2、免疫原因
通常2个月龄内的幼犬会受到母源抗体的保护,当抗体滴度较低时,任何时间都有可能被感染。一般驱虫是从2周龄开始,每两周一次,直到2月龄、使用宠物专用的驱虫药,可有效的预防寄生虫产生。如果免疫的抗体产生不足,即使按时驱虫,体内寄生虫也能成功入侵,在第一次免疫完成前后,这段时间宠物的自身保护能力相对较差,容易感染各种病原微生物,寄生虫等,在免疫完成一年内,每3个月至半年驱虫一次,一年以上每半年驱虫一次,都属于正常的驱虫频率。
3、年龄原因
犬的年龄也会影响寄生虫病的危害程度,幼犬较成年犬更简单患上寄生虫病,尤其是蛔虫病,幼犬感染蛔虫以后,会造成生长发育不良,肠道发生阻塞、穿孔、腹膜炎等症状,对幼犬的危害极为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