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上有细菌吗?
人体皮肤上存在大量的细菌和微生物,据研究统计,每人身上大约有300-600种菌属,其中毛发、指(趾)甲沟内可采集到超过150种,而脸部、胸部及腹部的细菌种类更为复杂,多达数百种甚至上千种。 这些微生物大多不会导致疾病产生或只引起轻微的皮肤反应,如局部过敏、轻度湿疹等;但也有些微生物是条件致病性病原菌,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它们就会“兴风作浪”了。
这些致病菌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可以经皮肤黏膜微小创口侵入体内繁殖,进而引起全身中毒反应;另一类则是接触到外界环境后,通过昆虫叮咬传播或者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感染后也可以引起发病。
常见的有害微生物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 在特殊情况下,一些原籍非皮肤粘膜部位的细菌也可进入皮肤下部,形成危害。比如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主要存在于土壤和粪便中,可以通过伤口侵入体内,引起急性特异性感染,发病初期表现为全身乏力、头晕、头痛、咀嚼无力、局部肌肉发紧、扯痛、反射亢进等症状。如果发展加重,则会出现呼吸困难、发绀、吞咽困难、呛咳等症,如果不及时治疗,后果严重,甚至危及生命。
微生物与人类在几十亿年的漫长岁月中,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竞争,形成了非常和谐平衡的生存关系,我们人类,是离不开微生物的。比如我们人体的肠道内就生存着数以万亿计的肠道菌群,其细胞数目是人体自身细胞总数目的近10倍,其基因数是人体基因组的100倍以上,可以称为人体细胞和基因组的“第二系统”!这个由1000余种细菌组成的肠道菌群,与我们人类已经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了人类独特的“肠-菌相”的生理特征。它在为人类提供各种必需的营养物质的同时,还参与了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的调节,包括对神经细胞的发育和分化、宿主免疫系统的成熟、宿主脂肪代谢的调节等。甚至可以这么说,人体是一个“人-肠-细菌共生体”。
而人体的体表以及呼吸道内,同样生存着大量正常菌群。在正常情况下,这些菌群不但对人体无害,而且对于抵御外来病菌,保护人体健康方面还有重要的作用。比如皮肤有汗液和皮脂等,为各种细菌提供了“培养基”。皮肤表面和毛发中生活的细菌有棒状杆菌、丙酸杆菌、葡萄球菌等,正常情况下并不致病,当人体由于创伤等引起抵抗力低下时,这些细菌则会乘虚而入,对人体致病。
不但人类、动物、植物等生物体上带有细菌,就是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包括空气、水、泥土、物品表面及缝隙……更是细菌生活的乐园,甚至在高山、沙漠、海底、温泉,还有放射性废弃物中,都有适合各类细菌生存的“小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