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狂犬疫苗没好怎么办?
刚看了一个病例,也是被家里的狗狗咬了,打的五针疫苗。 开始打的时候也一切正常。 五针打完之后,过了一个月,突然发烧,各种症状都和狂犬病很像(这个患者是免疫成功的典型例子)。 马上去医院,查了抗体,果不其然阳性。 (抗体的浓度是根据发病概率来定的,一般低于10IU/ml就要打加强针了) 医生又让重新打针,因为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反应。 而且这已经是第4针疫苗了,在注射部位出现硬结,稍微按压会出现疼痛。
打完之后,患者继续复查抗体,发现已经下降很多,需要注射增强针。 增强针注射后,患者再次复查抗体,阳性结果明显升高。 但是!患者持续发热的症状一直存在。 直到第三周,患者的血常规,C反应蛋白都显示炎症指标很高,而且抗体测定为弱阳性时,才确诊为感染。 这已经是疫苗产生抗体的正常反应时间了。如果疫苗产生对抗病毒的抗体,才能发挥预防疾病的作用。
这时,患者已经被病毒侵袭了整整6个月。 虽然最终治愈,但是身体的损伤是存在的,而且无法恢复。 所以,一定要记得,接种完疫苗,该消毒的伤口要及时清理,保持干燥。不要沾水,小心感染。 接种疫苗后也要时刻注意个人防护,避免患病。
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自己是否确实感染了狂犬病毒。据目前所知的资料表明,目前只有狗和其它少数的兽类如猫、鼬狐、貂、蝙蝠和等等等等带有狂犬病毒,除此之外的其他的生物都不带。而且只有这样的生物患病了之后,才有可能在唾液当中带有该病毒,也就是说只有这样的患病的生物通过咬,去蹭唾液等方式进行传播,那么也就是说如果没被这样的生物咬,而担心自己感染,或者知道被其他生物咬了还担心自己感染的话,那就是杞人忧天。
如果确实存在被携带狂犬病病毒的犬类咬伤的情况,那要根据《狂犬病的暴露分级》来确认自己的暴露等级,如果仅仅是I级暴露,即被携带病毒的狗舔了,但皮肤没有破损也没有擦伤的情况,那也不需要担心自己会得狂犬病,同样,如果是II级暴露即皮肤被轻微擦伤或者是被爪子抓了而没有流血的情况,都按照II级暴露处理,只需要伤口处理和注射狂犬病疫苗。这样的情况下,只要按照正规流程注射了狂犬病疫苗,那一般认为是不会再得狂犬病的。如果打完疫苗后,担心自己还会有事,那可以在完成打完所有的疫苗针后进行一次抗体检测,只要抗体产生,按照目前的结论看也就是不会发作。
如果按照《狂犬病的暴露分级》的标准是III级暴露,即皮肤有流血了,或者是黏膜有破损了,被携带病毒的患病犬类舔了,那就需要按III级暴露处理了,即需要在按照II级暴露的伤口处置基础上及时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者血清,如果受伤严重需要在伤口处置后缝合,也要按照《狂犬病的暴露分级》的标准进行。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处理及时,按照II级暴露注射疫苗,同时注射了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者血清,目前的结论也是相信这样的处理之后,是不会再次发狂犬病的。
如果有被患有狂犬病的犬类咬伤后,而没有在24小时内进行处理,现在才考虑自己会不会有事情,这样的情况,如果距离被咬的时间不超过1年,还是应该及时的按照《狂犬病的暴露分级》的标准进行处理,如果是II级暴露,进行伤口处置和注射狂犬病疫苗,如果是III级暴露,在II级暴露处理标准的基础上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者血清,这样处理之后,一般相信不会出现问题如果距离自己被咬已经1年以上的时间,一般来说,如果没有出现狂犬病的相应症状,比如怕水、烦躁等等,就不会再有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