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体内有寄生虫怎么去除?
一、定期体内外驱虫 一般建议每个月进行一次体内驱虫,每3个月进行一次体外驱虫,当然具体还是要根据所养宠物的情况而定。 二、环境消毒驱虫 对于养宠家庭来说,除了给宠物定期做驱虫之外,家里也要做好清洁消毒工作。特别是针对那些喜欢野外觅食的猫咪,更要做好清洁工作! 三、注意饮食卫生 在日常生活中,主人要注意不要让猫咪接触到生鱼、生肉,注意饮食的干净卫生,减少寄生虫入侵的机会。 当然,预防寄生虫并不是一件难事,做好这几点基本就可以了;但对于已经感染寄生虫的猫咪,就要及时给它做内外驱了!
目前市场上用于驱虫的药片种类有很多,但大致分为内用和外用两种类型,具体的选择要根据宠物的实际情况来定。 还有针剂形式的驱虫药物,这种针剂主要适用于犬,对于猫作用不大。 而市面上常见的驱虫药主要有阿苯达唑(Avermectin)、甲硝唑(Metason Z)、阿莫西林(Amoxicillin)以及特比萘芬(Terbinafine)等。 这些药物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蛲虫、蛔目线虫感染及各种皮肤病真菌感染,对绦虫、钩虫、吸虫等寄生虫感染也有效果。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这些药物之前,一定要先咨询专业的兽医,以免药剂使用不当,引起寄生虫抗药性或者出现其他不良反应。 除了使用药物帮助猫咪驱除体内寄生虫以外,还可以采用非药物的杀虫方式,比如:
1. 定期给猫咪喂食生鸡蛋黄 有驱虫需求的猫咪,可以定期喂它吃生的鸡蛋黄,一般一个月一次即可。因为蛋黄中有卵磷脂,可促进体内寄生虫的死亡和排出体外。 2. 改变饮食习惯 目前大多数家庭的猫猫都是喂食猫粮为主,而猫粮中含有大量的淀粉成分。如果主人想要改变猫咪的饮食习惯,可以将米饭与肉类一起拌着吃,或者在猫咪的食物中加入一些维生素类制剂,有利于减少寄生虫的滋生。
现在养猫的方式基本都是室内饲养,而且大家对于宠物健康管理也有了一定认知,只要注意定期给猫咪做体内和以外的驱虫,其实出现严重寄生虫问题的几率不大。但是也有不少猫友问到,如果发现自家猫咪感染了寄生虫,应该怎么办?可不可以用人的驱虫药给猫咪用?所以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1、首先,千万别给人用!很多人出现感染寄生虫问题之后,看到药店或者医院给推荐的是宠物用的驱虫药,都会发出疑问,为什么不用人的药呢?
主要原因就在于,常见人类使用的广谱抗寄生虫药成分是阿苯达唑,而针对猫咪的驱虫成分是芬苯达唑,二者虽然只有一个字的区别,但作用原理完全不同。
阿苯达唑本身是动物源性寄生虫病的特效药,对于蛔虫、钩虫、鞭虫、包虫等有很好的体内驱虫效果。对体外的滴虫,还有疥螨和虱子等也有功效。
注意!它不可以用于绦虫的治疗,且对猫的肝肾有一定损害,猫咪出现软便问题之后也不能用,否则容易加重肠胃负担,引起腹泻和便血,甚至造成贫血。尤其是小猫和年纪大的猫肝肾功能本就不好,出现寄生虫感染多数会伴随拉稀,此时使用人用驱虫药风险很大。另外,阿苯达唑还可以通过奶水传递母传幼崽,所以母猫泌乳期也不能用。
而芬苯达唑对犬猫体内的线虫,比如蛔虫、钩虫、鞭虫、肝吸虫、绦虫等有很好的疗效,且对于球虫也有抑制作用,相对于阿苯达唑副作用也很小,即使小猫在拉稀的情况下,也能先做驱虫再调理肠胃。
2、另外,猫咪出现寄生虫问题也不一定就是宠物医生或者驱虫药的问题,毕竟寄生虫病中很大一部分是人畜共患的。如果家里人有寄生虫感染问题,那么也会有猫咪被传染的风险,尤其是幼龄猫和抵抗力差的猫。
这种情况下如果全家都中招,建议大家还是先把自己治好再说,然后给猫咪驱虫就可以了,不要同时治疗,否则猫咪可能经受不住。期间注意隔离做好消杀也很重要。
除此之外,猫咪的寄生虫感染和它吃生肉也有一定关系,而且生肉很容易滋生细菌,吃生肉的猫咪肠胃本来就不健康,更容易出现拉稀和软便问题,所以本身抵抗力就差很容易被寄生虫入侵。所以有条件的话,还是管好家里的小馋猫,有出现任何寄生虫的问题,先给自己驱完虫。然后给猫咪用宠物专用驱虫药治疗就可以了。在饮食上选择熟食、罐头和冻干都可以,让肠胃休息一下,吃一两个星期的肠内生态粮,同时配合益生菌和肠胃保护药物,基本都可以养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