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猫病毒感染怎么办?
猫疱疹病毒病由疱疹病毒属中猫病毒性口炎和疱疹病毒引起,猫是疱疹病毒的唯一自然宿主;此病呈世界性分布,主要侵害幼猫。
临床症状 潜伏期3~6天。病程一般7天左右。 临床表现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一)急性型 多见于2月龄以内的幼猫,感染后24小时内发病。 症状为发热、精神沉郁、嗜睡、食欲不振,流泪,结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加,先为粘液性,后为脓性;口腔检查可见齿龈红肿,颊黏膜上有散在的白色斑点(小结节),舔食动作慢而无力,流涎增多;随着病情的发展,病猫渐感虚弱,行动迟缓、反应迟钝;后期体温降至正常,全身消瘦,进食困难,体质衰弱;如不及时治疗,多因水、电解质紊乱和营养不良而死亡。
(二)亚急性型 多发生于2月龄以上的幼猫。患病初期,食欲减退或废绝,逐渐消瘦,体温升高至39.5℃以上,持续1周左右,可自愈但体质虚弱,抵抗力低下;严重时发生肺炎、胃肠炎,死亡率较高。
(三)慢性型 最常发生在年龄较大的哺乳动物,也可发生在年龄很小的动物。临床特点是鼻黏膜发炎,打喷嚏,流鼻涕,呼吸音增粗,有时可听到肺泡呼吸声。
(四)潜伏感染状态 可长期带毒而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测 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对疑似病猫采集唾液、鼻腔分泌液或结膜刮取物等标本,应尽早作细胞培养,进行病毒分离鉴定。
对可疑动物反复作血清学抗体检测,也可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体水平。 尚可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检测病毒核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