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猫怎么体内驱虫?
体内寄生虫一般分为线虫(蛔目、异尖目等)和绦虫两大类,线虫又可以细分为蛔属、异尖属等很多种。 一般来讲,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小动物体内的寄生虫会较少,特别是对于刚刚断奶或刚购入的猫咪,经过一段时间的换粮过渡后,通常不会检出体内有寄生虫;但若饲喂不洁食物或从外部环境中摄入寄生虫,则可能会导致寄生虫暴发性感染。
常见的体外寄生虫主要是蠕形螨和蜱虫,主要侵害皮肤和毛发,容易引起过敏性皮炎和瘙痒,主人经常给猫咪抓挠或者舔毛而将寄主身上的成虫、幼虫或虫体碎片吃下从而引起感染。 有些细菌或病毒也会引起体表或消化道发炎,导致胃肠道蠕动加快而厌食,继而引起消瘦。
做好日常的清洁护理工作非常重要。 首先,要定期给猫猫洗澡,使用宠物专用香波,以防止寄生虫和其他微生物诱发感染。
其次,要定期为它清理耳朵、眼睛周围以及口腔,尤其是牙齿,以预防耳道炎、结膜炎、口炎等发生。 最后,注意保持生活环境的卫生,定期彻底大扫除,清除垃圾和水垢,并尽量避免携带猫咪到环境比较脏的地方,比如菜市场、马路边等。
同时,不要随便让猫咪接触生人,以免受到惊吓乱咬,从而造成细菌感染。 对于新进的小猫尤其要注意,由于它们可能会带有母体的抗寄生虫抗体,在4个月以内一般无需进行驱虫,但如果发现异常应及早检查治疗。
一般来讲,成年猫咪每年需要注射3针疫苗,每针间隔10-15天,之后每隔半年加强免疫一次;而幼猫则需要注射4针疫苗,每周一针,待3个月以后开始驱虫。如果主人自行给猫咪服用药物进行驱虫,应注意观察猫咪的反应,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用药并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