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宠物友好的地方有哪些?
作为在广联益工作,生活在广州的湖北人,看到这个问题还是有点感触。 首先我觉得对于“宠物友好”这一概念的定义,每个人的理解可能都不同。 以我为例,在我看来,一个城市对宠物的友好程度取决于以下3点:
1、这座城市允许宠物出现的场所是否广泛而多样;
2、这座城市的养宠规范是否明确而合法;
3、这座城市对待宠物的行为准则是否宽松而友善。 而这3点又分别对应了“管得宽(不宽则乱)”“有法可依”“执法从严”的情况。 当我探讨“宠物友好”的时候,我其实更倾向于从人为角度去考虑问题——即人们如何看待宠物、如何对待宠物。 所以,当我在广州街头看到一只狗子悠闲地走在马路上时,我的反应是欣喜——这意味着广州对宠物的监管是宽松的,法律是模糊的,人们对宠物的容忍度是高的;反之,如果我在武汉街头看到这样一幕,虽然同样会感到欣喜,但喜悦之后总免不了有一丝担忧——毕竟管理严格意味着风险低,而风险低意味着能养得起宠物的人更多,符合“宠物友好”的概念。 但是,如果仅仅以人的主观感受来判断“宠物友好”的程度无疑是非常片面且危险的。 所以,我在这里想说的是:
1、没有所谓的“宠物友好”城市,只有遵循科学养宠原则,依法行政的城市才配得上“宠物友好”的称号;
2、评价一座城市对宠物的待遇如何,应该以制度为准则,而不是靠感性来认知。 在我看来,任何允许宠物出现的地方,其监管机制一定是严格的,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以养犬为例:
1、规定养犬时间——早上6点到晚上9点,在其他时间段遛狗,狗儿们很可能因为违反禁令而被没收;
2、限制养犬区域——很多城市都以公园为禁区,即使在市区内,也大多将广场、街道等公共地带划为禁养区,违反规定者重责;
3、禁止遛狗不牵绳——不仅影响市容市貌,更重要的是万一狗儿跑了或者伤人了,追责难。
除了上述三点外,有些城市还明确要求养犬需办证登记,定期注射疫苗,佩戴口铃等。 当然,光有严格的规定还不够,重要的还要做到执行严格。只有法不容情,执法者对违规者毫不留情,才能让好制度发挥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