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咬了在哪里打针?
狂犬病的发病原则是,狂犬病病毒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在脑和脊髓中增殖并发炎感染导致症状出现(精神失常); 因此预防原则就是让疫苗在尚未被感染的神经系统中提前发挥作用,阻止病毒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增殖与感染,从而达到预防效果;
注射部位肌肉注射最好,因为血液可以传播病菌,所以不要静脉注射! 一般情况接种部位不同所起到的作用也是不同的,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可刺激机体产生抗狂犬病病毒抗体,能有效地中和狂犬病毒,以起到保护作用;颈部划痕免疫接种是将疫苗稀释液(0.1ml)滴于被咬部位的皮肤上,然后划破皮肤使疫苗渗入,再按上法注射5次。
注射方法如下: 一、基础免疫:全程免疫为3针,每周1次,具体接种程序为第0,7,21天各注射1剂。
二、加强免疫:在全程免疫后1~3个月内接种1针加强免疫剂即可有效抵御病毒的侵袭。
三、暴露后预防:被犬咬伤或沾染犬伤液的伤口应尽早使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进行局部浸润注射,然后在第0,3,7,14,28天各接种1剂疫苗,也可按照以下方案全程接种: 第1,3,7,14,28天各注射1剂。 四、特殊人群: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可在被犬咬伤时按上述常规剂量注射疫苗,婴儿可通过哺乳间接获得母体对该疫苗的免疫抗体,但注射疫苗期间应避免母乳喂养。
另外有资料介绍,我国有25%以上的病人潜伏期超过1年以上,有的达19年之久,故除及时接种狂犬病疫苗外,如曾接受过患者的血或血清者,应在第1和2个月间、6月和12月中分别注射狂犬病疫苗多针。而狗咬伤后若10天内发病的话病死率几乎为100%,反之则不足30% (据《中华神经科杂志》报道) 所以一旦被动物咬伤,应立即去医院咨询医生,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做好相关的预防措施。